2025年9月30日配资门户之家,韩联社向白宫提问,特朗普是否考虑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。白宫当天表示愿意,并且不附加任何条件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此次并未再次强调以往反复提出的“朝鲜无核化”要求。各国媒体开始猜测,这场许久未有进展的美朝对话是否有望重启。
白宫的表态表面上看是在退让,实际上是突破了既有常规。美国过去始终强调必须以“无核化”作为谈判前提,而现在放话“无前提”,实际降低了启动对话的门槛,扫清了流程上的障碍。这种做法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对朝鲜的路线一脉相承。比如“最高强度施压与介入”政策,其中所谓“介入”就是把会谈纳入选项。这次对于无核化只字未提,更像是在为下一步留出回旋空间,既未明确改变既定目标,又给了朝鲜一个合适的台阶。
实际上,美国之所以有此姿态,也并非毫无缘由。朝鲜率先发出了信号。9月21日,金正恩在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言,表示如果美国真愿意放弃对“朝鲜无核化”的执着、诚心谋求和平共处,那么朝鲜将毫无障碍与美方对话。虽然言语间留有余地,但态度强硬,明确提出“朝鲜绝无可能舍弃核武器”,还提及曾与特朗普有过“美好回忆”。朝鲜既表现出开放对话的意愿,也划清了底线。随后朝鲜关闭了与韩国的沟通渠道,表明“不会与韩国就此进行面对面交流”,相当于将重点聚焦在对美关系,避开与首尔之间的斡旋。
目前双方都有意谈判,却都不愿率先妥协。朝鲜希望美国能够承认其核地位,因为对他们而言,核武器是最后的安全保障;美国则试图在不放弃“无核化”总体目标的前提下,先行恢复会谈,为后续议程铺路。这种各有打算的局面为谈判走向埋下伏笔。
近期关注的焦点是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(APEC)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特朗普已确定出席,这是他今年第七次海外访问。美方表示,此次韩国之行是为了与各国领导人开展一对一会谈。早在8月,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白宫时已经建议,或可借APEC契机力促美朝对话,所以韩国方面其实已在早期为“金特会”埋下了伏笔。
双方真正在APEC场合实现会面还面临不少障碍。美国政府内部对朝策略难以形成统一,有人主张持续施压,有人主张灵活谈判,如何在“坚持无核化目标”与“对话灵活性”之间寻求平衡是个难题。更直接的是,美国财政部近期还在强化对朝制裁,说明即使讨论对话,施压手段依然没有停止。美方即便提出“无条件见面”,但在制裁政策未松动的情况下,朝鲜自然有诸多疑虑。
朝鲜方面也有自己的担忧。金正恩曾公开表示,美韩“削弱朝鲜力量、推翻朝鲜体制的本质是不会变的”。历经多年美朝对抗,如今彼此间的信任已经极为薄弱。朝鲜之所以坚持核武,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如此才有基本安全保障。让美国放弃对“无核化”的执念,归根结底就是要美国认可其核能力,而美国难以直接接受——要考虑日韩等盟国需求,一旦承认朝鲜核地位,对这些盟友也难交代。
回顾以往美朝交流,类似的“前提之争”其实早就存在。比如2018至2019年的历次“金特会”,美国提出“无核化优先”,朝鲜则希望同步解除制裁,最后因彼此无法达成统一前提而搁浅。现阶段其实与前些年情况颇为相似,只是双方的话术有所调整,“前提”始终是美朝沟通的最大症结。
从更深层来看,朝鲜坚守的诉求并非没有合理基础。冷战结束后,半岛依旧动荡,美韩举行联合军演、驻韩美军长期存在——朝鲜多年未获安全感。对他们来说,拥有核武就是谈判桌上的底牌,“不弃核”是基于现实环境下的战略选择。
而美国的模糊表述也蕴含着自身利益考量。现阶段美国战略重心倾向整个印太,实际上并不愿在半岛问题消耗太多资源。先恢复对话,不仅有助于缓和地区紧张,也有利于塑造“和平推动者”形象,还可避免国内压力,从美国角度来看无疑性价比极高。
2025年9到10月的美朝互动确实展现出重启沟通的可能,但核心分歧依旧存在。美国希望能以“无前提会谈”推进无核化日程,朝鲜则借机力求美方放弃强硬立场。10月APEC会议无疑是关键节点,但要在短期内满足朝鲜诉求难度不小。若双方能借此契机,先行开展非正式接触,推动阶段性共识,已算向前迈出了可贵一步。
朝鲜半岛的问题既复杂又敏感,绝非一两场会谈能解决。信任需要时间慢慢积累。国际社会也有责任创造条件,帮助美朝走出对抗思维,寻找更具共识性的解决方案。长远来看,只有美朝彼此都能适当让步,半岛才有望真正迎来持久和平——这对整个地区和世界都是积极成果。
配资门户之家
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